• 站逾兩小時高危 關節退化示警

      據歐美最近的研究發現,如成人每日站立多於八至十小時,或連續站立兩小時或以上,日後患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將較一般人高出一點五倍。因久站可令膝蓋持續受壓,增加磨損和退化的機會。本地脊醫指,除了工作需要久站的人士,肥胖及運動員等亦為此症高危族。

    膝部集中受壓

      註冊脊醫及物理治療師何應輝表示,退化性關節炎即俗稱的「風濕」,是最常見的關節毛病之一,常出現於中年後。由於經過長時間的關節軟骨勞損,軟骨表面會變得粗糙不平,而關節內的潤滑液亦會開始黏稠,令關節未不能順滑地活動,引致關節僵硬、活動不暢,甚至有發炎疼痛等現象。「需要長時間站立的人士,膝蓋會持續受壓,且關節液於減少滑動的情況下,更易令關節提早出現退化,故年輕的工作者亦有可能備受此症困擾,尤其部分需要長期久站的從業員,例如售貨員。建議他們站立一段時間(如半小時)後,應改為慢行,以紓緩關節壓力,有助血液循環,可加快血液回流至心臟,幫助減低小腿靜脈曲張的機會。」何應輝解釋。

      何應輝又指,最常受影響的關節為膝關節、髖關節及脊椎關節。患者會感到患處不時有痛楚感覺,尤其是落樓梯、搬重物,進行需要較多使用關節的活動時,會聽到不正常的摩擦聲響,關節間中亦會出現紅腫及發熱。至於長期患者,或同時會有關節僵硬,以至關節變形及肌肉萎縮等,病情嚴重時,甚至要以輪椅代步。

    肥胖者同樣易患

      此外,長期穿覑高跟鞋、工作時需要重複運用某個關節(例如清潔工人、理貨員等經常蹲下和站起),又或要長期進行與衝擊關節活動的運動員(例如跑步、跳躍等動作),因活動時均要多使用關節,令其有一定程度的壓力和勞損,故此較一般人更容易患上退化性關節炎。至於,肥胖人士因身體較重,膝蓋、腳跟一直受壓,因此亦會增加關節的磨損和退化風險,同屬患上此症的高危族。

    長期久站 紓緩運動

    .弓字步
    動作: 雙手按牆站好,右腳踏前,左腳置後,上身向前傾,直至左腳小腿感到有輕微拉扯感覺,以十下為一組,每次做三組後,左右交替再做。注意腰部的屈曲幅度勿過大。
    功效: 伸展小腿肌肉,紓緩疲累感覺。

    .單腳站立
    動作: 右手按牆,左手拉覑左腳背,感到左大腿肌肉有拉扯感覺,維持動作五秒。以十下為一組,每次做三組後,左右交替再做。注意應保持上身挺直,過分屈曲反而易傷及腰部。
    功效: 伸展大腿前方肌肉,以防勞損。

    .強化膝蓋
    動作: 背脊貼牆站穩,膝蓋向前屈曲,像坐「無影凳」般,維持動作三秒,以十下為一組,每次做三組。注意屈曲雙膝時膝蓋別超越腳尖,因此舉反會增加膝蓋退化程度。
    功效: 訓練大腿肌肉力量,減輕膝蓋壓力和退化機會。

    日常防治方法

    ‧ 可作適當紓緩運動,因運動能增加和維持關節靈活性、耐力、肌力、協調能力,以及整體平衡力。
    . 針對患者日常工作習慣,加以改善,例如適當地分配工作和休息時間,減少使用患處重複地活動。
    . 肥胖人士可減肥,以減輕對膝關節的負荷。
    . 進行脊科矯正術、冷敷、紅外铫及衝擊波等治療,有助鬆弛肌肉、增進局部組織血循環、減輕痛楚及腫脹,達到消炎止痛的功效。 
    . 大部分藥物只能減輕痛楚或炎症,不能修復已退化的關節。食物補充劑如葡萄糖胺,可以修護受損的軟骨,如有需要,患者可以適當地服用。

    資料來源 : 星島日報

  • 運動刺激神經 改善思覺失調

    本港約有十四萬人患有思覺失調,除了受幻覺、妄想困擾,認知能力亦會衰退,記憶及學習能力會變差。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究顯示,做帶氧運動有助改善思覺失調患者的認知能力,改善比率較無做運動者高約兩成。負責研究的精神醫學系臨床教授陳友凱稱暫無藥物治療認知能力,建議患者每日做三十分鐘或每周做三次一小時的運動,幫助刺激神經細胞,恢復記憶力。

    港大去年七月將三十五名患病不足五年、十八至五十五歲、無運動習慣的女思覺失調患者分為運動組及對照組,並評估兩組患者十二周前後的語言學習及長期記憶能力。運動組在原有藥物治療中加入十二周運動治療,她們每星期進行三次,每次約五十分鐘帶氧運動,包括以跑步機行走約廿分鐘及踩單車約三十分鐘。對照組則維持原有治療。
    重拾自信 樂於打扮

    研究以「香港文字記憶學習測試」作評估方法,運動組患者的語言學習能力由二十三點八分提升至三十分,增幅達兩成六,接近一般人的三十六分;而對照組只提升百分之六。至於長期記憶力提升方面,運動組患者的長期記憶力提升兩成七,而對照組僅改善了百分之八。

    研究員林晶霞指一名女病人對身邊事物毫無興趣,不願上班,與家人關係惡劣,也對自我形象無要求,以致身形暴脹,超出體重指數(BMI)標準。經十二周運動,她減去十公斤,重拾自信也樂於打扮自己,更獲聘為文員。另一學生因患病致集中力大減,她最初由媽媽陪同前來做運動,但逐漸發現運動樂趣,集中力也逐步恢復。
    FitMind十式運動添趣味

    身兼香港思覺失調學會會長的陳友凱推斷運動亦對嚴重及男性思覺失調患者有效。該會已編製動作簡單的FitMind十式運動,讓患者隨意混合動作變成舞蹈,再配合輕快音樂,提升患者做運動的興趣。市民可登入網頁www.episo.org/Fitmind.html,瀏覽該運動的教學片段及簡章。

    來源: 東方日報

  • “貓式”養生可助睡眠防腰背痛

    清晨“貓式”懶腰

    每天清晨睡醒後,趴在床上,撐開雙手,伸直合攏雙腿,撅起臀部,像貓拱起脊梁那樣用力拱腰,再放下高翹的臀部,反复做十幾次;或使雙膝雙手跪趴在床上,雙肩上聳,拱背縮腹,使脊柱上拱,再後雙肩放鬆,腰背下沉使脊柱凹下,做貓伸懶腰狀。動作越大越好,盡可能拉到極限,這樣可促進全身氣血流暢,防治腰酸背痛等疾病。

    午間“貓式”瑜伽

    身體保持跪姿,雙臂向前伸展,雙手撐地,慢慢吐氣並拱背,腹部向內縮起,下巴盡量向內貼近胸部,將意識停留在自己容易酸痛的部位,屏住呼吸,保持以上動作10-15秒,然後仰頭吸氣,再屏住呼吸10-15秒後放鬆。

    傍晚邁開貓步

    人如果踮起腳來,走路的時候也可以像貓一樣無聲無息,而且踮腳走路對人的身體有許多好處。踮腳走路也叫踮腳靜走,就是足跟提起,完全用足尖走路並儘量不發出聲響的走路方式。在晚飯後散步時,可以試試這種走路的方式。踮腳靜走時,會感覺到足心和小腿後側的屈肌群十分緊張,這比一般正常行走時對屈肌的鍛煉強度要高很多。

    夜晚貓腰入睡

    貓有很多種睡眠方式,但多數貓的睡覺方式為身體向右側臥,後肢微屈,前右肢自然屈於身體右側接近頭部,左肢自然向下並微微伸直。以這種姿勢入睡不損心氣,像貓一樣蜷臥後大腦很快就能靜下來,而且很快進入夢鄉。

  • 四成港人健康「肥佬」

    (星島日報報道)你是否煙民,又過量飲酒,兼少吃蔬菜水果及運動量不足?小心健康狀況響警號。港大公共衞生學院研究顯示,四成港人及家庭,健康狀況不及格,其中運動不足和蔬菜水果攝取量不足,乃最高危因素。冬至、聖誕節將至,專家呼籲市民宜挑選清淡食物,平時不喝酒的市民更勿狂飲,免身體受害。

      吸煙、過量飲酒、蔬菜水果攝取不足、運動缺乏,都是危害市民健康的主要因素。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在二○○九年至二○一一年間,訪問近兩萬名十五歲或以上本港市民,發現在個人和家庭層面,都有四成受訪者健康狀況不及格。研究指出,七成受訪者每周運動不足二點五個小時,有九成人每日食用蔬菜水果亦不足五份(每份一百克)。

      該學院院長林大慶教授表示,食用蔬果不足將引起體重上升、血壓飆高,更增加患癌機會。他又建議,市民最好保持每周運動最少二點五個小時,如果沒有時間,也應保持每天步行至少三十分鐘。

      男性30歲前狀態急跌

      研究還發現,有三成受訪者血壓高,另有三成人處於高血壓前期,即收縮壓在一百二十至一百四十之間或舒張壓在八十至九十之間。林教授提醒,高血壓前期患者盡早改善生活模式,否則很容易變成高血壓。

      同時,男性在二十五歲至三十多歲期間,健康狀況會突然走下坡,因為他們畢業後開始工作,經常在外吃飯,運動量減少。但中年過後,健康狀況又好轉,因為他們意識到身體出變化,學會愛惜身體,改善生活習慣。至於女性的健康,則不會突然下降,亦不會在中年之後轉好,狀態是一直慢慢下降的。

      林教授呼籲,市民應該全家一起改善生活習慣,多吃蔬菜,齊齊運動,亦有助於增進家庭成員間的感情。另外,他提醒冬至和聖誕期間,市民切忌飲過量酒精、少吃油膩食物,平時不喝酒的人士更不要狂飲,以免身體難以負荷。

  • 港人睡眠不足 運動量極低 健康生活易講難做

    (2011年09月06日 AM730)

     

    港人關注健康生活,但往往卻難以坐言起行,包括睡眠不足、沒有進食較健康的 食物、沒有定期運動等,令健康狀況大不如前。有調查指出,港人的平均睡眠時間只有6.6小時,而且只有52%受訪者會每周進行1小時以下的運動。負責調查 的機構認為,港人的健康狀況仍很大的改善空間,僱主、政府部門等應研究簡單方法,讓僱員及市民在生活細節中保持健康。

     

    調查 機構TNS早前被委託,在全球15個國家及地區,訪問逾1萬名18至65歲的人士,以了解他們對個人健康的看法、健康的生活習慣、所關注的健康問題,以及 對健康生活的期望。在605名本港受訪者中,有98%認同健康生活非常重要,但他們對自己的健康狀況評分只有6.2分(滿分為10分),甚至有75%人認 為自己的健康不及5年前好,當中不乏18至29歲的年輕組群。而且缺乏運動情況嚴重,每周運動少於1小時的有48%。

     

    TNS 項目總監黎藹思表示,逾九成港人相信公司可以做多一點,協助員工過更健康的生活,如減少超時工作、減少工作壓力、資助或提供免費身體檢查等,故她認為僱員 可參考有關數據,讓僱員在工作與生活間取得平衡,而僱員也應保持心境開朗,懂得減壓,以及應妥善管理自己的時間,定期進行運動及有足夠的睡眠,減低患病機 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