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天氣轉變易「瞓捩頸」

  (香港成報報導)現時的天氣有時會顯得反覆,連續幾天和暖,但很快氣溫又跌至十多度,有脊醫謂,秋冬季的天氣轉變是「瞓捩頸」的高峰期,因氣溫變異引致整個身體的血液循環和肌肉都變得比較差。此情況通常在睡醒後便會即時出現,令頸部會抽緊和出現疼痛。

  談及導致「瞓捩頸」有不同的原因。註冊脊醫伍兆聰接受訪問時表示,頸椎暴露在寒風之中,令到頸的血液循環不好,肌肉處於僵硬狀態,如在睡眠狀態中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是較容易形成「瞓捩頸」。天氣變異令環境氣壓轉變,關節如有炎症的情況的話,如本身患者有退化性頸椎關節炎,炎症繼而就會加劇,惡化起來。

  應用高承托力枕頭

  另外,有學生忙於考試或打工仔趕交數,導致天天熬夜等的這類壓力,頸的肌肉都會第一時間發出警號,肌肉變得繃緊,容易「瞓捩頸」,關節退化速度會增加,可能他們平日的坐姿都是不正確的,他說,「喺呢種天氣所以會痛多咗。」最後一個因素就是,很多人去旅行時,會坐長途機或長時間乘坐旅遊巴,不能用平時睡覺時使用的枕頭,亦有機會出現此問題。

  伍兆聰稱,20歲至40歲的人士則較多出現此現象,更提醒枕頭的高度承托力,不要用太高或太低的枕頭,如太高的話,上頸和頭部就會向前傾得太過多,最合適的枕頭高度,應該是在睡覺的時侯,面部躺在床上的高度與身體的高度相同。

  可用熱敷紓緩痛楚

  他續說,可用熱敷,食止痛藥,休息都是解決此問題,若求醫的話就會採用物理治療,紓緩繃緊的地方,如頸一向沒有大問題,一般來說,3至7日就會康復。而市民亦可多做一些伸展運動,以伸展肩膊和肩膊後面的肌肉運動,亦有一些深層頸椎肌力運動,以增加頸椎穩定性。

  伍兆聰補充,如果重複出現痛楚,即是「好番又痛番」的頸椎疼痛現象,又或者痛後沒有事,但一個星期後再痛,就應注意,若問題持續可找脊醫檢查,因頸椎可能有錯位或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通常發生在中年人士身上,但有年輕化的趨勢,如現在許多年輕人喜歡用電腦和手機,或工作時的坐姿不太好,有30歲的白領人士也出現50歲才出現的問題。